主要聊聊局部变量、作用域、变量声明提升
作用域
JavaScript中有以下两种作用域
全局作用域
函数作用域
全局作用域是函数之外(最外层代码)的作用域。在函数之外进行声明的名称属于全局作用域。这些名称就是所谓的全局变量以及全局函数。
而在函数内部进行声明的名称拥有的是函数作用域,它们仅在函数内部才有效。相对于全局作用域,可以称之为局部作用域;相对于全局变量可以将其成为局部变量。作为函数形参的参数变量也属于函数作用域。var x = 1; function f() { alert("x:"+x); var x = 2; alert("x:"+x); }; f(); // undefined | 2
可能会认为函数f
内第一个alert
显示的是全局变量x
。然而,这里的x是在下一行进行声明的局部变量x
。这是因为,局部变量x
的作用域是整个函数f
内部。由于此时还没有对其进行赋值,因此变量x
的值为undefined
。
等价于:
function f() { var x; alert("x:"+x); x = 2; alert("x:"+x); }; f();
所以,未避免发生错误,一般建议在函数开始处对所有的局部变量进行声明。
块级作用域
var x = 1; {var x = 2;alert(x);} // 2 alert(x); // 2
如果认为块级作用域存在,则会认为第二个alert
的结果会是1,可是结果是2
x
,但实际上,它只是将全局变量赋值为了2
。等价于: var x = 1; {x:2;alert(x);} // 2 x = 2; alert(x); // 2
在函数作用域中也存在对块级作用域的误解。在for
语句中对循环变量进行声明是一种习惯做法,不过该循环变量的作用域并不局限与for
语句内。下面的代码中,其实是对局部变量i进行了循环使用。
function f() { var i = 1; for (var i=1;i<10;i++) { // 省略 } // 此时变量i的值为10 };
let
与块级作用域
ECMAScript5中没有块级作用域,但是JavaScript自带有let
这一增强功能。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
嵌套函数与作用域
在JavaScript中可以对函数进行嵌套声明。就是说,在一个函数中声明另一个函数。这时,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作用域。从形式上来说,名称的查找是由内向外的。在最后会查找全局作用域中的名称。
function f1() { var x = 1; // 函数f1的局部变量 // 嵌套函数声明 function f2() { var y = 2; // 函数f2的局部变量 alert(x); // 将向上一层访问f1的局部变量 alert(y); }; function f3() { alert(y); // 如果不存在全部变量y,将返回ReferenceError } // 调用 f2(); f3(); }; f1();
变量隐藏
指的是,通过作用域较小的变量(或者函数),来隐藏作用域较大的同名变量(或函数)。这种情况常常会在无意中发生,从而造成错误。如:
var n = 1; function f() { var n = 2; alert(n); }; f(); // 这里就是局部变量隐藏了全局变量
接下来做题做题:
var a = 10;function test(){ a = 100; console.log(a); console.log(this.a); var a; console.log(a); } test();
在JS脚本执行前,JS解释器会对整个脚本声明部分做解析,从而确定变量作用域,这里的var a
会因为变量声明提升,会被首先执行,然后才是赋值(赋值的时间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顺序来进行),第一个console
输出100
;
第二个console
我们发现了this
引用,看见this
引用就必须想this
被谁调用,test
函数是全局函数,当然是全局对象调用,所以就等于window.a
,而全局变量已经在开头声明过了var a=10
,输出10
;
最后一个console
,这个a
是谁?因为处于函数作用域内,查找由内至外,局部变量已经存在,当然输出局部变量,结果为100
;
100/10/100
var a = 100; function test(){ console.log(a); var a = 10; console.log(a); } test()
分析函数,变量声明提前,所以var a = 10
会在函数执行前先进行声明,但是未被赋值!赋值的时间按照源码的顺序照常执行。所以第一个console
是undefined
;
a = 10
,之后再console
,结果10
。 undefined/10
var a = 100; function test(){ console.log(a); a = 10; console.log(a); } test(); console.log(a);
这里test
函数内部有声明var
吗?没有,所以这里的a其实是全局变量中的a
,则第一个console
结果为100
;
a
变量的值,console
结果10
;最后在函数外部的console
,显然的这里全局变量已经被重新赋值,所以console
结果为10
; 100/10/10
最后来一题:
var foo = 1;function main(){ alert(foo); var foo = 2; alert(this.foo) this.foo = 3;};// 请给出以下两种方式调用函数时,alert的结果,并说明原因。var m1 = main(); // undefined | 1var m2 = new main(); // undefined | undefined
首先是m1
,这里的main
函数是普通调用,则按照普通函数处理。内部var foo = 2
会被提前声明,所以第一个alert
弹出undefined
,之后赋值2
;
alert
调用的是this.foo
,this
引用此时指向window
全局对象,所以弹出的是全局变量foo
的值1
;最后将全局变量重新赋值为3
;但是m1
的值是什么?是undefined
。这个函数没有指定return
,默认返回undefined
。 在来看m2
,这里是构造函数调用,当时函数内部该执行的会继续执行,但是我们肯定知道的是构造函数的实例对象的引用会赋值给m2
;
alert
不变,值为undefined
,之后局部变量foo
被赋值为2
;运行到第二个alert
,这里的this
引用指向谁?指向m2
。等价于m2.foo
,但是此时的m2
未被定义(在下一行代码)。所以alert
弹出undefined
。